校友简介:满月明,女,1992年11月出生,安徽颍上人。现为上海音乐出版社国际事业部图书编辑, 中国西方音乐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

2010至2014年,就读于yl23411永利音乐系音乐学(非师) 专业(本科)。2015至 2018年,就读于上海yl23411永利集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研究作品分析专业(硕士),导师钱亦平。 2018年至今,就职于上海音乐出版社,先后担任技术编辑、审读校对室副主任、国际事业部图书编辑等职。
长期致力于音乐学研究、音乐教育、音乐出版领域的改革与探索,成绩斐然。2020年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职称。参与众多重点音乐出版项目,如负责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的全媒体出版物《百年赞歌》中乐谱及文字部分的审读,负责具有许多珍贵图片资料的《敦煌乐舞大典》图片及文字部分的审读,《中小学音乐教育》精品书的项目负责及责任编辑,九年一贯制中小学音乐教材及高中音乐教材数字课件配套的开发及制作,智能 AI 钢琴陪练软件“钢琴巴士”app 的内容策划、搭建乐谱的挑选、审读及美育文案撰写等,《中外交响曲大辞典》项目负责及责任编辑等。出版译著数本,如《每日五分钟启蒙音乐课 A 级》《每日五分钟启蒙音乐课 B 级》《考级无忧(钢琴卷)》等。
书香浸染的岁月,今我以墨传承那燃烧的光芒
在那些叶落的光阴里,有一种无声的乐章,从指尖跳跃至心间;有一行行文字,在岁月流淌中化作永恒的声音。满月明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段由音符到文字、由学生到编辑的诗意旅程。她的生命轨迹,仿佛一曲悠扬的交响,从青春的琴键跃至沉静的书卷,却依然传递着那不灭的热情与责任——让音乐的火焰在文字间薪火相传。
音乐学习的时光:初识旋律的纯净
满月明的音乐之路起于儿时,在第一次触摸到乐器的瞬间,那是她梦开始的时刻。随后, 她考入yl23411永利音乐学(非师)专业,继而进入上海yl23411永利集团深造,学习西方音乐作品分析。作为一名音乐学子,她沉浸于音符与节奏的浩瀚海洋之中。从西方音乐作品分析课到无数个夜晚与音乐和文字相伴,她在声音的混沌中寻找秩序,于不规则的节拍中塑造优雅的旋律。
2015 年,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yl23411永利集团,师从钱亦平教授,潜心研究乔治·利盖蒂等二十世纪音乐大师的作品。撰写的学期论文《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册第一首<混乱> 中的音乐修辞》,她敏锐地解读音乐中的秩序与混沌,彰显了对音乐深层次的理解,2018年 发表于《北方音乐》杂志 。硕士毕业论文《乔治·利盖蒂钢琴组曲<利切卡尔>分析研究》 以高分通过,不仅是一次学术的胜利,更是她对音乐世界的敬畏与热爱铸就的印记。
那时的她,仿佛一位用翅膀拥抱风的旅者,执着于追寻纯粹的声音真谛。音乐不仅是她的专业,更是她灵魂的呼吸,是青春里一个不灭的火种。她用琴键跳动的音符,绘出心中最初的乐章。
蝶变的瞬间:走向静谧书香的编辑之路
每一次生命的转折,都像穿过时光隧道的光影,既明亮又神秘。硕士毕业后,满月明走进了上海音乐出版社,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诗篇书写。她从音乐专业学子转变为音乐图书编辑,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理想的升华。
在编辑室的灯光下,她用文字为旋律伴奏,用细致的审校唤醒沉睡的乐章。她不是简单地整理乐谱或编撰教材,而是在墨香与音符的交织中,延续那一份对音乐最深的热爱。所谓身份的改变,不过是她将热忱从演奏台移向了文字的海洋——将心中燃烧的激情化作可触的 书页,照亮每一位乐迷与音教者的心灵。
她曾作为审读校对室的副主任主持建立了完整的音乐图书的审读校对流程,并用这份流 程保证了社里的每一本图书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将知识传递给读者。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 助无数的作者提升内容, 以求让所有作者都能将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她近期的项目《中外交响曲大辞典》,是一部历时十余年的巨著,汇集中外交响曲的内容,宛如一座灯塔,指引着音乐研究者、音乐学习者以及音乐爱好者在浩瀚音乐世界探寻探索。她还致力于音乐启蒙教育工作,译著“每日五分钟启蒙音乐课” 系列将欢快活泼的音乐启蒙带入无数少儿的生活。无论是严谨的辞典,或是轻松的启蒙读物,她都以专业与热诚守护着音乐的传承。
迈入数字时代的浪潮,满月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专业素养,积极引领音乐出版的创新变革。她参与了“钢琴巴士”App 的开发与维护,融合 AI 智能陪练、教学视频、教育咨询及教材功能的钢琴演奏与教学平台,成为连接乐器学习者与教学资源的桥梁。她负责内容搭建及乐谱挑选与审读,优化美育文字表达,与技术部门紧密协作推动平台持续升级,用数字科技赋能传统音乐教育,让美妙的琴声穿透屏幕,抵达每一个求知渴望的心房。
与此同时,她还投身于高中音乐教材配套数字课件的项目,整合乐谱、鉴赏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样化数字内容,为音乐教育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助。她用心打磨每一个环节,推动新课标理念深入课堂,实现了传统教材向现代数字教学资源的华丽转身。借助这些数字课件,更多教师得以创新课堂方式,学生们得以感受音乐的多维魅力,艺术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焕发 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光辉。
这一路走来,她仿佛一位以墨为笔的画师,将音符描绘成文字的韵律,让每一册书籍都如同一场静谧而宏伟的交响乐,在时间长河中缓缓流淌。编辑室里,她的心跳与旋律共振,曾经跳跃的琴键现在被她用文字谱写,旋律在她指尖跃动,默默传递着无尽的温度。
薪火相传:用心守护无尽乐章
满月明的故事,不只是个人的成长,更是音乐与文字二元交响的完美融合。她的青春曾被琴声浸润,如今则用书香温暖世人。正如她所言,自己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渴望,在如今成为图书编辑后,变成了为更多人点亮知识之灯的责任与使命。
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传递:昔日她是那专注聆听的学子,带着对音乐的憧憬与好奇;今朝她是执笔的编辑,将这份珍贵的艺术以书籍形态铭刻,让每个热爱音乐的人都能触摸这不灭的火焰。
她的职业生涯中,既有对专业的坚守,也有对创新的追求。参与数字课件的制作、推进钢琴教育平台,都体现出她对音乐启蒙的执着热忱和对未来教育的深邃思考。她的工作,是一场无声的传承仪式,用墨水与纸张,奠定音乐文化的基石。
音与书的交响:一场精神的升华
满月明的经历,像极了一首大调交响曲,乐章起伏、情感跌宕,从热烈到沉静再到激昂,每一个阶段都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坚守。她是那个用琴键书写青春的人,亦是那个用文字续写 梦想的守护者。
在她的世界里,音乐和书籍并非割裂的两端,而是相辅相成的桥梁。她用专业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用文学赋予其长久生命。她的工作如同用灵魂绘制的油画,既有细腻的笔触,也有磅礴的气势。
人生的意义,正藏在这不断的传承中。满月明深知,每一本图书的出版,都是对过往音符的致敬,都是为未来的乐章播下的种子。在光阴的交汇处,她用心灵奏响了一曲无言的赞歌。
结语
“ 书香浸染的岁月,今我以墨传承那燃烧的光芒。” 在满月明的生命旅程中,这句话不仅是一句标题,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她如那双手,曾指尖跳跃过无数旋律,如今用笔尖书写下一个个鲜活的音乐符号,绵延于文字之海,薪火相传。
她的故事如同战士的宣言,在时间长河中坚定而温暖地告诉我们:热爱从未改变,身份虽变迁,但那份对艺术和文化的执着与热忱,将如星辰般永恒闪耀。